逆算第三篇:人生願景圖 - 描繪你「想去哪裡」

今天是第三天分享我從《從未來寫回來的逆算手帳》中發掘的智慧。

昨天用生命之輪評估了「我在哪裡」,今天繼續深入探索「我想去哪裡」這個關鍵問題。

在《從未來寫回來的逆算手帳》中,我發現了「人生願景圖」這個寶貴工具——它能將那個讓你「迫不及待想實現」的未來,轉化為具象且充滿吸引力的畫面。與生命之輪不同,願景圖不是用來評估現狀,而是專注於描繪每個生活領域的理想樣貌。

我特別喜歡書中的一個小提醒:在製作願景圖時,不要糾結於「這個願望我能不能做到」,而要專注於「實現這個願望會不會讓我快樂」。因為只有那些真正能讓我們感到愉悅的事,才有足夠的吸引力驅使我們持續行動。

從這本書中,我學到了製作人生願景圖的四個步驟:

  1. 進行暖身練習:先思考三種可能的未來腳本(現實的、悲觀的、樂觀的)

  1. 嘗試寫下100個願望清單(沒錯,就是100個!這個數字看似嚇人,實際上是為了穿透表層想法,讓深層渴望有機會浮現)

  1. 整理分類這些願望,找出1-3個真正讓你心跳加速的核心夢想

  1. 將這些夢想融入到八大核心領域的描述中: • 工作/事業、金錢/物質 • 人際關係、健康/美容 • 學習/成長、興趣/自我投資 • 住家/生活型態、環境/貢獻

在實際操作這個願景圖的過程中,我有個意外發現:通過分析我寫下的願望,「時間」和「自由感」竟然是在各個領域反覆出現的關鍵詞。原來我真正渴望的不是更多的成就或物質,而是一種能夠自主掌控時間、從容不迫的生活節奏!這個發現讓我重新思考了許多日常選擇。

因此,今天我完成了兩件事:

  1. 開始製作我的人生願景圖,用完整的句子而非關鍵詞來描述每個領域的理想樣貌

    例如,在健康領域,我不是寫「更健康」這種空洞的願望,而是具體描述:「每天早起甩手60次,感受清晨的寧靜。晚上有充足時間閱讀,享受屬於自己的休息時光。精力充沛,不再需要靠咖啡支撐一整天。」

  1. 找出視覺化我願景的照片或圖片,貼在願景圖旁邊,增強情感連結

我真的很感謝能通過準備讀書會,深入學習這些實用的工具。每次為了分享而投入學習,總能收穫超出預期的個人成長。這種付出與收穫的良性循環,讓我體會到知識分享的真正價值。

你曾經認真想像過你的理想生活嗎?在八大領域中,哪一個領域的未來畫面最能觸動你的心?歡迎留言分享你的夢想!


這是我準備4/21「啟動第二曲線:覺醒與記錄」讀書會分享的實踐筆記,歡迎有興趣的朋友留言交流!





留言

熱門文章